——2022年2月24日在烟台市第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
烟台市市长 郑德雁
各位代表:
现在,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,请予审议,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。
一、过去五年工作回顾
过去的五年,是砥砺奋进、勇毅前行的五年。全市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,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,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东重要指示要求,锚定“走在前列、全面开创”“三个走在前”总遵循、总定位、总航标,在中共烟台市委的坚强领导下,奋力拼搏、埋头苦干,开创了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市建设新局面。
回顾五年发展历程,我们走过了极不平凡的道路。2017年,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,吹响了奋进新时代的号角,我们聚心惠民、聚力兴企、聚焦强市,开启了本届政府的奋斗征程。2018年,在改革开放40周年之际,习近平总书记亲临烟台视察并作出重要指示,为烟台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、提供了根本遵循、注入了强大动力,我们牢记总书记嘱托,抢抓山东新旧动能转换综试区“三核”城市重大机遇,以坚定的步伐走在全省前列。2019年,隆重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,极大激发了全市人民的奋斗精神,我市获批自由贸易试验区,踏上了改革开放再出发的新里程。2020年,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,全市上下众志成城、共克时艰,李克强总理来烟考察,为我们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增添了信心,“十三五”规划圆满收官。2021年,迎来了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,在伟大建党精神鼓舞下,我们齐心协力克服安全生产、疫情防控等多重挑战,加快构建“1+233”工作体系,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,交上了一份高质量发展的合格答卷。
这五年是抢抓机遇积厚成势的历程。始终锚定高质量发展目标接续奋进,综合实力不断增强。地区生产总值跨过两个千亿台阶、达到8712亿元,人均突破12万元,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达到646.6亿元。谋划实施了一批事关长远的大事,裕龙岛炼化一体化、LNG系列项目进入大规模实施阶段,万华百万吨乙烯项目全面达产,我市发出了全省第一度核电、第一度海上风电,海阳成为全国首个“零碳”供暖城市,清洁能源装机容量居全省首位。
这五年是新旧动能加快转换的历程。始终坚持发展实体经济不动摇,“烟台制造”助力航天、高铁、核电、深潜等“大国重器”问天探海,先进结构材料和生物医药入选国家首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,“四新”经济占比达到33.7%,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达到58.3%,比2016年提高16.4个百分点,上市企业增至55家,境内总市值居全省首位,被国务院授予工业稳增长和转型升级成效明显市。现代服务业蓄势勃发,蓬莱机场旅客吞吐量进入千万级行列,烟台港货物吞吐量居全国沿海港口第八位。建成省级以上创新平台337个,高新技术企业突破1500家,是2016年的4倍,汇聚高层次人才10.2万人,齐鲁大工匠数量全省第一。
这五年是改革开放纵深推进的历程。始终用好改革开放“关键一招”,“放管服”改革成效显著,市场主体突破百万户,商事制度改革、一体化信用监管获国务院通报表扬,在全国营商环境评价中获优异档次。市级财政透明度连续五年居全国地级市首位。对外开放向更高水平迈进,中韩产业园、跨境电商综试区等国家级开放平台获批,自贸区烟台片区在全国复制推广9个首创经验,综合保税区开关运作,国际招商产业园全面起势,五年累计实际使用外资突破百亿美元,2021年外贸进出口总额达到4115亿元,国际友城达到44个。
这五年是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历程。始终坚持城乡一体化发展,龙烟铁路、潍莱高铁建成运营,烟台到济南实现100分钟“一站直达”。蓬栖、龙青、文莱高速公路通车。累计实施234个全域治水工程,全面启动老岚水库建设。蓬莱、长岛完成行政区划调整,省级黄渤海新区获批设立,全市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7.8%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成效显著,改造农村公路8210公里、清洁取暖28.1万户、农厕57万户,创建美丽庭院24.3万户,80%的村庄实现规模化供水,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实现县乡村全覆盖。
这五年是民生福祉持续改善的历程。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,民生支出占财政支出比重每年保持70%以上,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42629元。三大攻坚战取得决定性成就,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稳定脱贫;不良贷款连续三年“双下降”,本质安全水平得到巩固提升,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取得压倒性胜利,禁毒人民战争成效显著;市区空气环境质量保持国家二级标准,全市劣五类水体全面消除,森林覆盖率居全省首位。社会事业繁荣发展,基础教育全省领先,社会保险制度实现全覆盖,社会保障标准连年提高,改造老旧小区33.5万户,惠及百万群众。我市第五、第六次荣获亚星游戏,第九次荣获全国双拥模范城,第五次捧得“长安杯”,成为平安中国建设示范市,龙口、莱州获评首批县级亚星游戏,广大群众带着满满的幸福感迈入全面小康社会。
各位代表!2021年是本届政府的收官之年,我们围绕构建“1+233”工作体系,克服一切困难,保安全、稳增长、促发展,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%,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6%,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.8%,固定资产投资增长0.2%,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5.4%,外贸进出口增长27.8%,实际使用外资增长16.1%,实现了“十四五”良好开局。
一年来,我们综合施策,着力推动安全发展。深刻汲取矿山事故教训,实施非煤矿山“三个一批”整治,安全生产、干部作风、廉政建设、扫黑除恶“四位一体”治理做法在全省推广。全面开展安全生产大排查大整治,整改隐患56万处,全年安全事故起数、死亡人数分别下降31.8%、39.3%。面对突发疫情,迅速启动应急机制,18天全域恢复低风险地区,全市免费接种新冠疫苗1690万剂次,覆盖656万人。坚决整改中央、省生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,35蒸吨及以下燃煤锅炉全部淘汰,空气质量优良率达到86.6%。顺利通过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、亚星游戏市复审。
一年来,我们靶向发力,着力壮大产业链条。启动制造业强市建设三年行动,出台重点产业链链长制工作方案,以生物医药产业率先打样,2个一类新药和2个其他类新药获批上市,绿叶制药取得全省首张创新疫苗生产许可证。全市净增规上工业企业233家,新增国家级专精特新“小巨人”33家、制造业单项冠军3家,烟台高新区汉鑫科技成为全国首批、全省首只北交所上市新股。全国唯一的国家智能制造工业设计研究院获批,牵头设计的国内首台智能雪蜡车交付国家队、服务冬奥会,获评国家服务型制造(工业设计特色类)示范城市。成功举办山东省旅游发展大会、医药创新与发展国际会议等一批高层次展会。
一年来,我们多措并举,着力激发新动能。创新型城市建设取得新成绩,获得国家、省科技奖37项,万华化学、艾睿光电、杰瑞石油包揽省科技领军企业前三甲,先进材料与绿色制造山东省实验室获批建设。全面升级人才政策,新引进高校毕业生5.4万人,增长1.2倍。改革开放取得新进展,国企改革提前一年收官,事业单位改革全面完成,审批手续可全程网办率达到95%,口岸通关效率提高50%,跨境电商、市场采购贸易进出口额突破340亿元。双碳发展取得新突破,成功举办2021碳达峰碳中和烟台论坛,落户国家电投核能总部,半岛南3、4号风场实现全容量并网发电。海洋经济发展取得新成效,4座智能网箱建成投用,海洋牧场总面积达到130万亩,“深海一号”能源站交付使用,海洋生产总值突破2100亿元。
一年来,我们握指成拳,着力突破中心城区。高标准开展国土空间规划和滨海黄金旅游带、夹河生态景观带等重点规划,“五个新城”空间布局基本形成,芝罘湾广场建成投用,朝阳、所城成为文旅消费新亮点。获批全国首批城市更新试点,完成137个老旧小区改造,治理违建1240多万平方米。开展全国新城建试点,落户“中字头”建筑企业区域总部10家,中心城区实现5G基站连续覆盖。城市快速路系统开工建设,机场路与红旗路、塔山南路与观海路立交桥建成通车,新改扩建道路31条,实施城市雨污合流管网改造100公里,扩建污水处理厂2座,新建绿道90公里。
一年来,我们统筹兼顾,着力推进县域和乡村振兴。出台振兴县(区)域经济三年行动方案,龙口市获评全省高质量发展先进县,烟台开发区、芝罘区地区生产总值分别跃上2000亿元、1000亿元台阶,综合保税区居全省海关特殊监管区考核前列,长岛海洋生态文明综合试验区建设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果,昆嵛山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保护经验在全省推广。全面推进乡村振兴,粮食稳产丰收,“烟台苹果”入选中欧地理标志协定目录,获批建设首批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示范区。县级以上文明村达标率89%,创建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41个。
一年来,我们用心用情,着力办好民生实事。扎实开展“我为群众办实事”实践活动,办理重点民生实事100多项,化解515个小区办证难问题,完成677个村庄公交线路改造。新增城镇就业10.9万人,城镇登记失业率2.43%。新改扩建中小学25所、公办幼儿园103所,课后延时服务惠及32.9万学生。115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达标,基本医保起付线标准降低50%以上,各类困难群体保障标准提高10%以上。建设改造综合养老服务中心65处。实施建党百年文化献礼工程,开展文化惠民活动1万多场。烟台籍女航天员王亚平遨游太空,烟台体育健儿在奥运会、全运会上获得金牌、奖牌数全省第一。
一年来,我们提质增效,着力建设人民满意的政府。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,持续提升政府自身建设水平。出台优化营商环境措施200条,为市场主体减税降费76.6亿元,159类证照实现数据共享,142条政策“免申即享”,获评全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区。升级12345政务服务热线平台,开通“政企通”专线,解决企业诉求7500多件。加强法治政府建设,自觉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监督、政协民主监督,办结市人大代表建议146件、政协提案468件。开展作风建设集中行动,建立挂图作战、动能转换督导平台,实行“蓝黄红”三色管理,以鲜明的导向狠抓落实。加强审计、统计监督,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形成新气象,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取得新成效。国防动员、民兵预备役、人民防空、海防、退役军人保障等工作顺利开展,民族宗教、外事侨务、妇女儿童、残疾人、史志档案、地震气象、机关事务、新闻出版、文学艺术、广播电视、红十字、仲裁、打私等工作取得新成绩。
各位代表,五年的奋斗历程令人难忘,五年的发展成就催人奋进。这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的结果,是省委、省政府和市委坚强领导的结果,是市人大、市政协和社会各界监督支持的结果,凝结着全市人民的心血和汗水。在此,我代表市人民政府,向全市人民,向人大代表、政协委员、离退休老同志,向各民主党派、工商联、无党派人士和社会各界人士,向中央、省属驻烟机构,向驻烟部队、武警官兵,向所有关心支持烟台发展的海内外朋友们,表示衷心感谢,致以崇高敬意!
我们也清醒地看到,发展中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:外部发展环境更趋复杂严峻,世纪疫情仍在持续,经济发展面临需求收缩、供给冲击、预期转弱三重压力,困难和挑战明显增多。自主创新能力不够强,动能转换还需加力。资源要素日益趋紧,结构性矛盾和制约性因素突出。部分中小微企业经营困难,营商环境需要持续优化。城市规划建设和社会治理水平亟待提高,县域振兴任重道远,农村有许多短板要补。民生工作与群众期待仍有不少差距。矿山事故教训极其深刻,防范化解重大风险需要久久为功。形式主义、官僚主义不同程度存在,政府自身建设还要加强。对这些问题,我们一定高度重视,采取有力措施认真加以解决。
二、第十八届政府任务目标
市第十四次党代会描绘了烟台未来发展的宏伟蓝图,指明了前进方向。按照市党代会的战略部署,今后五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: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,全面落实党中央、国务院决策部署,认真贯彻省委“六个一”发展思路、“六个更加注重”策略方法、“十二个着力”重点任务和“十大创新”要求,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,完整、准确、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,主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,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,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,以改革创新为动力,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,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,统筹发展和安全,聚焦构建“1+233”工作体系和“12335”中心城区建设格局,践行“五个更高”目标要求,全力打造更具竞争力的新时代现代化国际滨海城市。
各位代表!市党代会发出了“昂首阔步奋进新时代、踔厉奋发塑造新优势,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中率先走在前”的动员令,全市政府系统要闻令而动、积极作为,以奋进的姿态走好新时代赶考路。
奋进新时代、塑造新优势,我们要肩负起“率先走在前”的历史使命。“走在前列、全面开创”“三个走在前”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山东的厚望重托,烟台作为山东新旧动能转换综试区“三核”城市,必须正确认识所处的历史方位,扛起时代赋予的重大责任,事争一流、唯旗是夺,奋力推进党的建设迈上更高水平、经济发展迈上更高质量、城市建设迈上更高能级、人民生活迈上更高品质、社会治理迈上更高效能。到2023年,地区生产总值突破1万亿元,人均生产总值超过14万元;到2026年,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.2万亿元左右,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突破1000亿元。
奋进新时代、塑造新优势,我们要把握好重大战略叠加机遇。烟台是全国首批沿海开放城市,处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、京津冀协同发展、东北振兴、中日韩合作、RCEP等国家战略的重要节点,开放发展条件得天独厚。我们要提升自贸区、综保区、中韩产业园等开放平台能级,高标准建设黄渤海新区,推进莱西莱阳一体化发展先行区建设,在山东半岛城市群和胶东经济圈中担当重任,携手共建沿黄现代产业合作带,联合打造烟台—大连海洋经济协调发展试验区。未来2-3年,蓬莱机场二期和潍烟、莱荣高铁建成投用,到2026年,机场年旅客吞吐量突破1500万人次,港口货物吞吐量突破5.2亿吨,外贸进出口总额突破7000亿元,成为链接东北亚、联通东三省、促进双循环的重要枢纽城市。
奋进新时代、塑造新优势,我们要做“实业报国”的典范。烟台是我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祥地,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到改革开放大潮,一代代企业家艰苦奋斗,造就了门类齐全、优势突出的制造业体系。我们要学先辈厚植家国情怀,兴实业传承报国之志,弘扬新时代企业家精神,巩固壮大实体经济根基。未来五年,总投资1493亿元的裕龙岛炼化一体化项目全面达产,总投资1000亿元的万华系列项目陆续投产,千万千瓦级核电基地、500万千瓦海上风电、千万吨级LNG接卸基地相继建设,中国海上风电国际母港、东方航天港、黄渤海南岸高端低碳新材料产业基地、百万辆整车基地蓬勃崛起,大步迈向先进制造业强市。
奋进新时代、塑造新优势,我们要全方位提升城市能级。烟台通山达海、风景秀丽,拥有世界级美丽海湾,具有国际化都市潜质。我们要以全球化视野规划建设城市,推动芝罘区全域更新、华丽蝶变,在芝罘湾畔崛起城市新地标——海上世界,在中心城区打造步道环绕的山体公园,以百公里黄金海岸带彰显城市魅力,以夹河为山海轴线缝合两岸资源,以向善街为文化轴线串联城市遗产。五年后的烟台,湾岛陆相映、山海河贯通、港产城融合,尽显城市风景之美、生态之美、人文之美。我们要重塑县域发展优势,按照“一领二转三突破”的思路,推动龙口领先发展,招远、莱州转型发展,海阳、莱阳、栖霞突破发展,走出产业兴旺、城市繁荣、乡村美丽、共同富裕的县域振兴之路。
各位代表!未来五年,我们要瞄准“率先走在前”的奋斗目标,持续增强城市“生长力”,勇当时代先锋,让广大市民听到城市生长的声音,感受到蓬勃向上的力量。
第一,持续增强综合实力,勇当高质量发展之先锋。坚持把新发展理念贯穿发展全过程、各领域,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主题,立足改革开放最前沿,拉高工作标杆,将各项工作置于“全国一流、全省三核”的坐标系,推动新旧动能转换率先塑成优势,经济总量和质量效益显著提升,努力实现争先进位。到2026年,制造业迈上产业链价值链中高端,上市企业突破100家,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达到60%左右,“四新”经济占比达到40%左右,形成以新动能为主导的产业结构和发展格局。
第二,持续增强创新能力,勇当创新型城市之先锋。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,提高全球资源的聚集浓度、链接强度和辐射广度,打造面向东北亚的国际科创高地。高标准建设环磁山国际科研走廊、蓝色“智谷”等创新载体,积极参与创建国家实验室,做强山东省实验室,争创国家级、省级各类创新平台,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年均增长9.5%以上。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,健全梯次培育体系,高新技术企业达到2400家,科技型中小企业达到3200家。推动更多高校院所成为城市创新“合伙人”,促进科技成果在烟转移转化。持续改善人才环境,汇聚高层次人才15万人以上,让尊重人才、崇尚创新在烟台大地蔚然成风。
第三,持续增强产业活力,勇当先进制造之先锋。深入实施“9+N”制造业集聚培育工程,开展核心竞争力提升五年行动计划,做强16条重点产业链,把产业链建在园区上,构建产业垂直生态体系,到2026年,培育千亿级企业2家以上、百亿级企业15家以上,九大产业营收突破1.3万亿元。促进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,开展服务型制造示范,创新发展海洋、绿色、供应链金融,创建世界“设计之都”,打造区域性国际会展名城。大力发展数字经济,构建千亿级工业互联网产业生态,以大数据、人工智能、数字孪生、区块链等新技术赋能经济社会发展。
第四,持续增强蓝色动力,勇当海洋强国之先锋。坚持把海洋作为高质量发展的战略要地,加快建设现代海洋强市。打造海洋经济发达的标杆城市,大力发展海工装备、海洋工程、海洋生物医药、海洋文旅等产业,全面实施海洋牧场“百箱计划”,争创蓝色金融改革试验区,构建起更具竞争力的现代海洋产业体系,到2026年,海洋生产总值突破3000亿元。打造海洋科技先进的创新城市,建设高能级海洋科技创新平台,与青岛国家实验室共建海底深部探测与开发平台,加快“梦想号”大洋钻探船等国之重器研发建设,形成更加完善的海洋科技创新体系。打造海洋生态环境优美的样板城市,严格海洋空间管控治理,推进海岸带综合保护利用,提高海洋固碳增汇能力,实现入海河流国控断面全面消劣,海水水质功能区达标率100%,塑造海岛保护与开发的烟台样板。
第五,持续增强生态张力,勇当绿色低碳发展之先锋。认真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,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、绿色发展之路,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、双碳工作形成示范。高标准打造国际领先的智能低碳城市,系统实施能源网、交通网、市政网、信息网、生态网“五网融合”,加快“一谷一区一岛一港”建设,推进海阳核电二期三期、国家级先进能源示范区和招远绿色能源综合开发利用基地、莱阳清洁能源基地等新能源工程,开展海水淡化等综合利用,清洁供暖实现全域覆盖,到2026年,清洁能源装机容量突破1500万千瓦。加强森林城市、“无废”城市建设,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产业结构、生产方式、生活方式、空间格局,让碧海蓝天、绿水青山永驻烟台。
第六,持续增强城市魅力,勇当新型城镇化之先锋。坚持人民城市人民建、人民城市为人民,以高水平规划引领城市建设,以“绣花”功夫加强精细化管理,形成“12335”中心城区建设格局。有序实施城市更新,全面完成中心城区老旧小区改造,高品质建设美好社区,两年内城市黑臭水体、雨污合流管网全部清零,建设精致舒适的宜居城市。坚持公园城市建设理念,倍加呵护海上有岛、城中见山、山海相拥、河海相通的资源禀赋,沿海、沿河、沿山打造城市美丽风景带,建设独具风采的魅力城市。建成“一横两纵”快速路网,开通市域铁路公交化列车,开放山海步道环线,做好大容量轨道交通相关工作,建设综合立体的枢纽城市。科学定位城市商业中心、文化中心、金融中心、创新中心、航运中心,使“五个新城”成为全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,推进“智慧、绿色、均衡、双向”新型城镇化,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70%以上,建设产城融合的活力城市。
第七,持续增强社会合力,勇当共同富裕之先锋。瞄准实现共同富裕战略目标,积极探索具有烟台特色的实践途径。强化就业优先导向,城镇新增就业50万人以上,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6万元。全面推进乡村振兴,稳定粮食生产,发展富农产业,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超过360个,率先建成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示范市。完善公共服务体系,在教育、医疗、养老、住房等群众最关心的领域精准提供基本公共服务。持续提升社会保障标准,扩大社会保险覆盖范围,形成更加完善的社会救助体系,打造公益慈善之城。高水平建设新型智慧城市,提高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,创建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合格城市。做厚红色文化、“八仙”文化、海洋文化等特色文化,提升烟台文化标识度。着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,创建国家安全发展示范城市。我们要回应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,从群众最关心的地方做起,把群众最需要的事情做实,在一点一滴中让市民感受到城市的温度和热度,让民生答卷写满获得感、幸福感、安全感。
各位代表!蓝图绘就梦想,奋斗铸就辉煌。我们坚信,只要全市上下踔厉奋发、笃行不怠,烟台一定能够重振首批沿海开放城市的雄风,焕发繁荣昌盛、文明进步、安定祥和的城市荣光。
三、2022年重点工作
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,是新旧动能转换“五年取得突破”的决战之年,也是新一届政府开局之年,做好今年的工作意义重大。建议今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为: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.5%左右,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5.5%左右,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%以上,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%以上,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7%,外贸进出口增长12%左右,实际使用外资增长15%左右,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7%以上,完成省下达的节能减排降碳约束性指标。我们要向着更高的工作目标奋进,力争取得更好成绩。今年要扎实做好七个方面工作。
(一)努力扩大内需,在增强经济拉动力上奋力突破
把稳增长放在更加突出位置,坚持“稳字当头、稳中求进”,扎实做好“六稳”“六保”工作,全面落实扩需求“十大行动”,努力实现经济质的稳步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。
积极扩大有效投资。今年我市列入省级重点项目164个,总投资5852.9亿元,居全省第一,要抓住机遇乘势而上,全力以赴抓开工、保进度、促投资。加快实施总投资1.36万亿元的382个市级重点项目,年内完成投资1800亿元以上,努力实现更多实物工作量。滚动推进“千企技改工程”,实施100个过亿元重点技改项目,完成投资180亿元以上。健全要素跟着项目走机制,对重点产业项目实施“四证齐发”,实现“拿地即开工、竣工即验收”,提高投资速度和效率。
全面展开“七网”行动。织密综合立体交通网,投资274亿元,基本建成潍烟、莱荣高铁桥梁与隧道工程,启动龙烟铁路市域化改造。新开工牟莱等3条高速公路,推进8条国省干线建设,“一横两纵”快速路部分路段建成通车。完成机场二期飞行区及配套工程。织密现代物流网,加快推进胶东智慧物流港、振华冷链物流园等重点园区建设,扶持发展供应链贸易、大宗商品贸易、农村寄递物流。织密能源保障网,开工海阳核电二期,加快建设3个LNG项目,完成烟台港原油管道复线工程,开建西港区至裕龙岛原油管道。织密市政公用设施网,启动市区天然气环城高压管线项目,开建生活固废循环经济园区和辛安河三期、套子湾三期污水处理厂,建成套子湾再生水工程,实施195公里城市老化管道更新改造,完成4个区市雨污合流管网改造。织密现代水网,实施水系连通工程,推进29个水网项目,完成老岚水库枢纽工程70%的总投资量,实施717个村庄管网新建改造、301个村庄自来水工程。织密新型基础设施网,新建3000个5G基站、5000个汽车充电桩、6200个电动自行车充电端口,投用28个智能电网基建项目。织密农村基础设施网,改造农村公路2000公里,实现清洁取暖16.3万户,全面提升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。
大力促进消费升级。制定城市商圈发展规划,做活朝阳街、所城里、芝罘湾广场等特色街区,完成主城区27处农贸市场标准化改造,打造35个一刻钟便民生活圈示范样板,升级10个夜间经济消费区,引进20家以上品牌首店,打造区域性消费中心城市。开展家电进村、汽车下乡,推动农副产品进商超、进餐馆。坚持线上与线下消费融合,加强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建设,精准推动农商互联、产销对接。
(二)强化创新驱动,在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上奋力突破
推动创新链产业链深度融合。打造高能级科创平台,完成先进材料与绿色制造山东省实验室一期主体建设,创建中科环渤海药物高等研究院新药创制山东省实验室,推进山东产业技术研究院(烟台)、南山科学技术研究院等创新载体建设。支持企业突破“卡脖子”技术,开展20项关键核心技术攻关。鼓励上市企业组成联盟,促进本土企业抱团合作搞研发、提品质、闯市场。支持企业创新发展,新增上市企业10家左右、规上工业企业150家以上、高新技术企业200家以上。加强知识产权保护,建设5个高价值专利培育中心。开展中农大烟台研究院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创新试点,建设青年发展友好型城市。办好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大会半岛分会,新增高层次人才8000人以上。
推动制造业提升核心竞争力。做强2个国家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,16条重点产业链全部建立链长制,实施链长、链办、链主“三链”联动,形成共抓产业链、贯通上下游的发展格局。绿色石化产业,完成裕龙岛炼化一体化项目主体工程60%,推进万华乙烯二期及延链补链项目。汽车产业,下线上汽通用东岳基地高端新车型,导入新能源车型,促进新能源汽车消费,加快福山新能源汽车产业园建设。生物医药产业,蓝色药谷生命岛医用同位素创新应用基地、干细胞与再生医学产业化基地首期竣工交付、先期入园企业投产,推动VLP新冠疫苗上市,建设疫苗创新及产业化基地。有色及贵金属产业,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,全面推动具备条件的黄金矿山复工达产,争办中国(烟台)黄金论坛,促进黄金产业安全高质量发展。加快航空铝挤压生产线等项目建设,推动铝产业加速向尖端进军。航天航空产业,加快东方航天港建设,建造海上卫星发射工程船,启动建设卫星互联网产业园和卫星数据应用中心、山东长征火箭二期等项目。
推动现代服务业提档升级。实施现代服务业集聚提升工程,办好世界工业设计大会,高标准建设世界设计公园、国际设计小镇,新增省级工业设计中心5个以上。加快金融中心建设,实施金融赋能行动,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实体经济特别是小微企业、重点项目、科技创新、绿色发展的支持,推动不良贷款余额和比率持续下降。提升直接融资水平,扩大债券融资规模。加强区域性基金管理中心建设,基金认缴规模达到3000亿元以上。坚持“房住不炒”,支持商品房市场更好满足购房者的合理住房需求。推动文旅融合发展,办好国际老年旅游大会、海岸生活节、音乐节等活动,推进海上艺术城建设,打造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城市。
推动数字经济赋能产业发展。深入开展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行动,高水平打造工信部“工业互联网平台+园区”试点,推进华为“一体一园”、移动5G大数据中心建设,布局数字孪生实验室,培育杰瑞橙色云等10个工业互联网平台,分行业打造20个典型应用场景、100家智能化改造示范企业,新增6个省级以上智能工厂和数字化车间,争创省级数字经济园区。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比达到7.3%以上。
(三)深化改革开放,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上奋力突破
推进重点领域改革。巩固提升国企改革成效,推动泰和新材、冰轮环境等开展管理体制改革试点,深化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改革。支持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,持续构建亲清政商关系,让广大企业家心无旁骛创新创造。落实全面加强财源建设三年行动方案,稳步推进烟台银行系统化改革。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,推动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。有序推进供热、供水一体化改革。健全城乡社区网格化管理机制,充分发挥网格员作用,建立智能综合信息平台,提高社区治理水平。
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。充分发挥中韩、中日等产业园作用,建成投用中韩经济文化交流中心二期,深化与日韩产业、人才、文化、市场互通互融,畅通中日韩“海上高速公路”。落实RCEP先期行动计划,打造烟台RCEP合作示范基地,落实“6小时通关”机制,建设产业合作发展中心、国际合作示范园区,构建贸易物流“黄金大通道”。加强与国际友城合作,启动建设外交学院烟台研究院。开展招商引资突破年活动,举办国际葡萄酒节、国际果蔬·食品博览会、央企对接会等高水平展会,通过产业链、龙头企业、创新平台、基金等狠抓双招双引,着力招引具有标志性意义的大项目好项目,全年引进重点产业链项目100个以上、三类500强项目150个以上、央企强企二级总部3个以上。实施外贸固稳提质行动,高标准建设中国服务外包示范城市,推动外贸百强企业稳定发展,做大做强混配业务,积极申建药品、整车进口口岸,打造跨境电商线下产业集聚区,全市外贸进出口总额突破4500亿元。支持驻烟海关协同创新,努力降低企业通关成本,不断优化口岸环境。
做强开放载体平台。深化产业园区管理体制改革,赋予省级园区完全县级经济管理权限。充分发挥6个省级化工园区聚集作用,不断提高化工企业入园率。推动黄渤海新区破题起势,启动专项规划编制和配套设施建设,开工建设总投资1260亿元的万华新材料低碳产业园等一批重点项目。支持综合保税区发展国际贸易、临港服务和保税经济,力争新增进出口150亿元以上。支持自贸区与各区市联动发展,推出制度创新成果35个以上。推进烟台开发区与栖霞市共建松山产业园。国际招商产业园推出4.5平方公里净地,引进引擎类项目10个以上。
优化提升营商环境。深化“放管服”改革,实施营商环境创新提升行动,扩大“烟必行”品牌效应。完善全生命周期服务企业机制,实行服务企业专员制度,用好“政企通”服务平台,实现更多惠企政策“免申即享”。放大12345政务服务热线作用,打造名副其实的城市“总客服”。落实减税降费政策,帮助市场主体特别是中小微企业、个体工商户减负纾困。深入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,打造优质高效、充满活力的金融生态环境。加快建设数字政府,深化“无证明办事”行动,进一步融合政务服务平台、数据共享交换平台,最大限度减少审批环节、缩短审批时间。
(四)坚持向海图强,在建设现代海洋强市上奋力突破
实施港产城一体化发展行动。联动发展十个港区,加快芝罘湾港区退港还城,改建专用铁路,完成铝矾土业务转移,开工建设裕龙岛配套港口工程。加快蓬莱东港区规划调整,完成烟台港西港区30万吨级原油码头二期主体工程,加强港口智慧化建设。推动港口向综合服务港和国际贸易港转型,大力发展临港产业,突破发展现代航运服务业,建设山东港口国际交流中心、芝罘湾供应链服务中心,积极拓展欧亚班列业务,港口货物吞吐量突破4.4亿吨、集装箱吞吐量突破370万标箱。
实施海洋优势产业示范行动。统筹涉海资源,贯通一二三产,组建中国海洋科技集团北方总部,开工建造新一代风电安装船,做强海洋工程集成服务基地、应急救援基地。实施“蓝色良种”工程,构建“育繁推”一体化水产育种体系。健全海洋牧场产业链,新增3个省级以上海洋牧场,开建8座智能网箱,争取国家深远海大型智能化养殖渔场建设试点。
实施海洋科技创新强基行动。启动建设中科院海岸带研究所二期,投用哈工程研究院二期,加快布局中科海洋新兴产业研究院、海头科创中心等海洋类科创平台。支持海洋领域科技攻关,突破一批核心关键技术,促进更多科研成果在烟台转移转化。
实施海洋生态保护固本行动。建立“一湾一策”污染治理机制,全面完成入海排污口整治,创建国家美丽海湾。开展“船舶碧海蓝天”专项行动,清退整治非法和不合理海水养殖区。健全海洋环境风险常态化防控机制,增强灾害应对能力。
(五)立足双碳目标,在建设智能低碳城市上奋力突破
打造绿色低碳样板。正确认识和把握碳达峰碳中和,制定碳达峰行动方案,办好碳达峰碳中和烟台国际论坛,开展智能低碳城市试点。启动建设丁字湾双碳智谷,推进“源网荷储”先进基础设施建设,引进布局高端产业项目。实施海阳核能供暖能力改造工程,扩大向莱阳及周边地区清洁供暖范围,在中心城区推动实施工业余热供暖。加快建设“3060”创新区,打造双碳区域总部集聚区。推进国家电投核能总部、中核山东区域总部等加快入驻。开展海岛保护与开发综合试验,长岛要打造国际零碳生态岛,创建国家公园,高水平建设海洋生态文明综合试验区。
调整优化能源结构。实施新一轮“四减四增”三年行动,推动煤炭清洁高效利用。开工建设蓝色海洋渤中、半岛南等海上风电场,加快半岛北海上风电场前期工作。开展莱州、福山整县屋顶分布式光伏试点。全市清洁能源装机容量占比达到49%。
促进绿色低碳转型。实施绿色制造工程,建设5个绿色工厂。加快运输工具装备低碳转型,推行绿色低碳运输方式。大力培育绿色建筑产业,引进10个建筑业央企二级子公司,打造蓬莱、牟平、福山绿色低碳建造产业园,新增绿色建筑800万平方米,装配式建筑占比达到40%,创建国家新城建产业与应用示范基地。
持续改善生态环境。坚决抓好中央、省生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,建设智慧环保监管平台,健全环境污染问题发现处置机制。实行重点行业挥发性有机物清单式管理,持续改善空气质量。强化土壤、地下水风险管控,开展入河排污口整治,建成5条省级美丽幸福示范河湖。支持昆嵛山创建一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。
(六)统筹城乡发展,在提高新型城镇化质量上奋力突破
有序推进城市更新。实施总投资2798亿元的412个城建重点项目,年度完成投资776亿元。高标准开展国家城市更新试点,完成120个老旧小区项目改造,惠及7.7万户居民,创建10个美好社区试点。聚力“突破芝罘”,启动小璜山、环海路、烟台啤酒厂等12个老旧片区更新,挖掘工业遗址文化内涵,开展烟台山至所城里文化片区一体化提升改造。精心打造滨海黄金旅游带,提升滨海中路景观,启动建设海上世界基础设施和烟台港指挥调度中心、财金大厦等项目,开建崆峒胜境。精心打造夹河生态景观带,实施水环境治理与景观提升,建设夹河入海口公园。完成山海步道3公里示范段。加大治拥堵力度,完善智能交通系统,新建35条市政道路,打通22条断头路、丁字路,新增和更新600辆新能源公交车。全力化解烂尾工程,加快建设安置房,让群众早日回迁。
精细化推进城市管理。健全城市管理体制机制,制定市政道路养护、环境卫生管理等技术导则,推动城市管理标准化。深入开展市容环境综合整治,全面清理违法建设,整治81条背街小巷环境。开工建设3处建筑垃圾产业基地,实现市区生活垃圾分类全覆盖。建成“城市大脑”,构建城市信息模型等数据平台。建好镇街综合数据平台,推动数据在基层实时更新、互通共享。
全面推进乡村振兴。加强耕地保护和质量建设,抓好粮食生产和重要农产品供给,建设高标准农田12.3万亩,粮食产量保持在180万吨左右。实施“1+6”特色产业集群培育工程,完成27万亩老龄苹果园改造,推广优质高效品种,充分发挥山东苹果·果业产业技术研究院作用,做强烟台苹果千亿级产业集群,做优白羽肉鸡、海参、花生和食用油等6个百亿级特色产业集群。集约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,新培育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43家。加快构建“1+2+X”葡萄酒产业空间布局,高标准建设张裕葡萄酒小镇、中国葡萄酒国家馆、丘山谷葡萄酒养生休闲体验区,打造工农结合、文旅益彰的国际葡萄酒城。培育玉米、小麦、海产品等优势种业,育成新品种、新品系3个以上。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,加强和创新农村社会治理,创建38个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。大力发展农村新型住房,改善居民住房条件。实施人才兴农计划,开展农村转移劳动力培训2万人次以上。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,坚决防止返贫和新致贫。
(七)持续改善民生,在推动共同富裕上奋力突破
全力稳就业保就业。着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,扎实做好重点群体就业创业服务,加大困难群体就业援助,新设公益性岗位2.5万个,开展技能提升和创业培训9万人次,城镇新增就业10.3万人以上,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.4%以内。
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。启动学前教育发展提升行动,学前教育公办率达到60%。新改扩建30所中小学校,巩固“双减”工作成效,全面推行中小学课后托管服务。推进省级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试验区建设,争创职教改革成效明显市。深化校地融合发展,完成烟台大学开发区科教园、山东建筑大学产学研基地主体工程,支持驻烟高校更名升格、设立博士点、建设“一流学科”。
加快建设体育强市。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,完善主城区10分钟健身圈,开工建设八角湾体育公园,新建体育场地100处以上。大力发展冰雪运动、海上运动、电子竞技等,提升改造烟台体育公园,深化体教、体旅融合,推动体育事业上水平、体育产业大发展。认真做好杭州亚运会、省运会备战参赛工作。
提高卫生健康水平。深入实施公共卫生服务能力提升行动,开建市妇幼保健院、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莱山院区、市中医医院幸福新城院区、八角湾国际医院,扩建市中医医院、奇山医院,新建16个农村(郊区)急救站、350处县级以上示范村卫生室。
完善社会保障体系。建立覆盖全部职工的门诊共济保障机制,推进门诊慢性病费用跨省联网结算。扎实做好“一老一小”工作,社区养老服务设施配建达标率100%,新增托位5000个以上。筹集共有产权住房1000套,发放住房租赁补贴1万户以上。开展散葬坟墓集中整治,启动芝罘区、莱山区公益性公墓建设。各类困难群体基本生活保障标准再提高10%以上。
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。全面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,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。举办“喜迎二十大”系列活动,开展文化惠民活动1万场以上。全域开展亚星游戏创建活动,争创全国文明典范城市。积极发展广播影视、网络视听产业,繁荣发展新闻出版、文学艺术等事业,开展首届工艺美术大师评审工作。启动建设新文化中心和山东省外事教育基地,完善市县乡村公共文化服务设施体系,建设书香烟台。实施优秀文化“双创”和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程,开展非遗“六进”活动,让非遗焕发时代光彩。
守牢安全发展底线。科学精准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,加强免疫接种,筑牢免疫安全屏障。深入开展本质安全提升和专项整治三年行动,持续抓好矿山、危化品、海上安全、城镇燃气等领域安全监管,坚决遏制较大以上事故发生。实施食品安全放心工程,开展药品质量提升行动。完善应急管理体系,统筹做好森林防火、防汛抗旱、防震减灾等工作。积极化解信访积案,更好发挥“和为贵”社会治理服务中心作用。常态化推进扫黑除恶斗争,深入开展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、新一轮禁毒人民战争,全面推进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,打造更高水平的平安烟台。
烟台是革命老区、海防前哨、驻军大市,素有拥军优属的优良传统,我们要扎实做好国防教育、国防动员、海防、民兵预备役等工作,健全退役军人服务工作体系和保障制度,深化双拥共建,巩固提升军政军民团结的良好局面。
各位代表!新征程新使命对政府自身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,全市政府系统要巩固拓展党史学习教育成果,倡树“严真细实快”作风,以实际行动为党分忧、为国尽责、为民奉献。要信念坚定、对党忠诚,深刻领会“两个确立”的决定性意义,坚定不移忠诚核心、维护核心、紧跟核心、捍卫核心,始终胸怀“国之大者”,增强“四个意识”、坚定“四个自信”、做到“两个维护”,确保党中央决策部署在烟台落地生根、开花结果。要依法行政、公正司法,依法接受人大法律监督、工作监督,自觉接受政协民主监督,全面强化审计监督、统计监督,主动接受司法监督、社会监督。全面加强法治政府建设,严格落实重大行政决策程序,加大地方性法规宣传与执行力度,扎实推进政务公开,提高依法行政能力。要求真务实、狠抓落实,深入开展以“机关接地气、干部走基层”为主题的“能力作风建设年”活动,明方向明规矩明底线、强担当强本领强执行,项目化、清单化、责任化落实工作,大力推行“镇街工作法”“一线工作法”,以扎实的作风推动各项工作向深向细向实。要行为规范、履职尽责,强化标准意识,建设标准化城市,市政府各部门要对重点工作率先打样、形成示范,以明确的标准衡量工作成效;强化规则意识,一切按程序办、制度办,以规则框定行动边界;强化机制意识,健全各类工作机制,完善挂图作战督导、“蓝黄红”三色管理等机制,及时把有效做法固化成长效机制。要清正廉洁、光明磊落,坚持全面从严治党战略方针,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,力戒形式主义、官僚主义,持续整治群众身边的腐败和不正之风。政府工作人员要克己奉公、以俭修身,永葆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。
各位代表!我们已经踏上了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征程,目标指引方向、实干成就未来!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,在中共烟台市委的坚强领导下,弘扬伟大建党精神,勿忘昨天的苦难辉煌,无愧今天的使命担当,不负明天的伟大梦想,为建设更具竞争力的新时代现代化国际滨海城市而不懈奋斗,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!